“雙積分政策”倒逼新能源汽車產業新發展
時間: 2017-08-07 14:47 瀏覽:
一、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因素利好,需重視最新宏觀政策導向
1、新能源汽車行業PEST分析
P(Policy): 政策整體指向利好,補貼政策有加嚴趨勢
?產業指引:《十三五規劃》明確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綠色低碳產業的戰略地位;《中國制造2025》明確定義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為10大重點領域之一 ;
?針對性政策: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雙積分政策、《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等;
?騙補和補貼退坡:6月23日,國家審計署開展包括新能源汽車推廣和充電設施建設在內的節能環保重點專項資金審計。對于騙補頻發的社會現實,國家雖未改變新能源汽車的整體規劃,但在細節方面變得更為謹慎與嚴苛,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有逐步加嚴的趨勢。
E(Economy): 新能源汽車市場龍頭行情持續
?市場布局 :傳統燃油車代表廠商奔馳、大眾順應潮流,積極布局;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的廠商如特斯拉優勢明顯,極具競爭優勢;
?行業模式逐漸明晰:從上游金屬礦到下游新能源汽車制造、運營等環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現已較為完善;
?市場潛在空間大:《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指出,2025年汽車保有量將達到3500萬輛,這將給新能源汽車發展帶來全球最大的市場。
T(Technology): 創新技術推進行業發展
?電池技術:鋰電池的發展以及配套設施完善,技術成熟度提升,續航里程提升,成本下降,新能源汽車產業壯大;
?“網聯”先行一步:國家強制新能源車必須聯網,未來汽車發展方向就是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輕量化。
S(Society): 社會認可度提升,消費者出行方式優化
?社會問題刺激:能源問題與環保問題日趨嚴重,新能源汽車將受其影響加速發展;
?消費者出行選擇:交通擁堵,環境污染,以及新能源理念普及,深入人心,消費者出行習慣優化。
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最新狀況
2017年6月13日,工信部發布《乘用車雙積分管理辦法》意見稿,旨在加強我國汽車產品節能減排的管理,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推廣,從而建立長效機制。按照積分細則,純電動車、高續航里程、高能量密度的車都有加分效果。這將驅動整個行業向兩極分化方向發展,市場份額向技術能力更強的一線廠商集中,三四線廠商相較而言處于競爭劣勢。
圖表1:2017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走勢圖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2017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2萬輛和19.5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9.7%和14.4%。一季度受政策(補貼退坡)影響明顯,整體銷量幾乎與2016年持平,進入第二季度以來,新能源汽車市場開始放量。
從7月17日到21日,上證綜指上漲0.48%,同期Wind新能源汽車概念指數下跌2.06%,弱于大市。智投匯分析認為“新能源雙積分辦法”的逐步落地,將倒逼新能源汽車產業加速進入整合階段。市場內企業調整適應需要時間,來加大創新力度,趕超負面騙補新聞以及補貼退坡的影響。而改善市場對新能源汽車板塊發展的整體預期同樣需要時間來緩沖。預計2017年將會是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主打技術創新的一年,而且動力電池技術會是技術創新中的關鍵所在。
下一篇:合肥新能源汽車蓄積“綠色動能”